電纜故障怎么用高壓電橋法精確定位?
高壓電橋法就是用雙臂電橋測出電纜芯線的直流電阻值,再準確測量電纜實際長度,按照電纜長度與電阻的正比例關系,計算出電纜故障點。
該方法對于電纜芯線間直接短路或短路點接觸電阻小于1Ω的故障,判斷誤差一般不大于3m,對于故障點接觸電阻大于1Ω的故障,可采用加高電壓燒穿的方法使電阻降至1Ω以下,再按此方法測量。
測量電路時:
1、首先測出芯線a與b之間的電阻R1,R1=2RX+R其中RX為a相或b相至電纜故障點的一相電阻值,只為短接點的接觸電阻。
2、再就電橋移到電纜的另一端,測出a1與b1芯線間的直流電阻值R2,則R2=2R(L-X) R,R(L-X)為a1相或b1相芯線至電纜故障點的一相電阻值。
3、測完R1與R2后,再按圖3所示電路將b1與c1短路,測出b、c兩相芯線間的直流電阻值,則該組織的1/2為每相芯線的電阻值,用RL表示,RL=RX R(L-X),由此可得出故障點的接觸電阻值:R=R1 R2-2RL表,因此,故障點兩側芯線的電阻值可用下式表示:RX=(R1-R)/2,R(L-X)=(R2-R)/2。RX、R(L-X)、RL三個數(shù)值確定后,按比例公式即可求出故障點距電纜端頭的距離X或(L-X):X=(RX/RL)L,(L-X)=(R(L-2)在電纜的末端在測量每相芯線的電容電流Ia1、Ib2、Ic3的數(shù)值,以核對完好芯線與斷線芯線的電容之比,初步可判斷出斷線距離近似點。
4、根據(jù)電容量計算公式C=I/(2ΠfU)可知,正電壓U、頻率f不變時,C與I成正比。因為工頻電壓的f(頻率)不變,測量時只要保證施加電壓不變,電容電流之比即為電容量之比。設電纜全長為L,芯線斷線點距離為X,則Ia/Ic=L/X,X=(IC/Ia)L。測量過程中,只要保證電壓不變,電流表讀書準確,電纜總長度測量精確,其測定誤差比較小。